本公業創立於清朝道光壬寅年花月。本公業創立之宗旨:為紀念先祖輝瓊公,並祭祀歷代黃氏祖先,以飲水思源、慎終追遠、並秉持先祖自福建泉州渡台創業之德意、敦親派下、澤被後代子孫繼續宗祠為目的。 先祖輝瓊公,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參內鄉長泰里頂戽水紫雲,始祖守恭公第廿九安溪祖公直系沙崙派祖修文公之孫渡台始祖可寶公之七子,公生六男,長男萬、次男金、三男緞、四男國、五男滿、六男宗。 輝瓊公於清朝道光壬寅年仙逝,原葬於台北縣石碇鄉磨石坑,其子六房為便於後代子孫祭祀及感念公之德澤,即共同將祖產座落於台北縣板橋市番子園耕約942.33坪(詳如財產清冊)創立『祭祀公業黃長記』,黃姓氏、長記、非人之名,而係指長久感念黃氏歷代祖先之意。 又因本公業之宗族大部份均居住於板橋區、樹林區近郊,為便利每年掃墓祭祀起見,於民國65年經由宗族會議決定,將輝瓊公之墓合併十八份坑劉儒七之墓葬於新北市土城區大安寮段大安小段437地號。 本公業自第卅世六房祖先(一房黃萬、二房黃金、三房黃緞、四房黃國、五房黃滿、六房黃宗)共同創立以來,每年均由六房所各自推舉之管理人輪流於每年之清明節前一星期日為負責舉辦掃墓祭祀事宜,並連絡各派下員參與祭祀,並舉辨聚餐聯誼事宜。
來台祖:黃氏第十九世信台公派下概略史
撰寫人:盛火、盛泉
參議人:米奔、水松、鼎炎、英光
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銅鑼圈||位居於桃園縣龍潭鄉與新竹縣關西鎮之交界處,是一個高原(內有高原、高平兩個村落),看似窮鄉僻壤、鳥不生蛋,然住過者皆知鳥語花香,有如人間仙境,猶記兒時(約五十年前):
鳥聲、蟲聲、蟬聲、蛙聲、蟋蟀聲、聲聲入耳
相思樹、龍眼樹、椪柑樹、海棃樹、桶柑樹、樹樹相連
牛、豬、雞、鴨、鵝、羊、六畜興旺
綠油油的茶園望眼無際
青山綠水有如世外桃源
不管從那一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塊完全未受污染的人間淨土,讓人不得不佩服老祖先擇居之過人智慧。
的確,你我皆炎黃子孫,個個都來自中原,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們都是華人。尤其在台灣所有寨背黃姓梓叔,祖先皆來自廣東省蕉嶺縣(鎮平縣)寨背黃姓開基十世祖黃業(文教)公派下之後裔子孫,我來台十九世祖信台公自不例外。信台公於清朝道光年間從廣東省蕉嶺縣千里迢迢渡海來台,篳路藍縷、胼手胝足、一路披荊斬棘、尋尋覓覓,最後選定龍潭鄉銅鑼圈定居。
信台公娶利氏育有兩子,長男應龍公娶謝氏,育有三子,長子拔賢娶邱氏、李氏,次子慶賢娶鍾氏(無后),三子秀賢娶邱氏。秀賢生兩子,衡安娶葉氏、張氏,圻安娶卓氏。衡安生六子,長子金團生鼎坤、鼎鈺、鼎欽(娶日籍妻子滿喜子)、鼎濱(娶日籍妻子渡邊政子),鼎欽、鼎濱兩兄弟皆移民日本。次子豊濱。叁子傳盛生鼎福。肆子阿木生鼎祿、鼎壽、鼎山。伍子阿丁生鼎松、鼎竹。陸子阿友。圻安生源東、源房。鼎坤有子明榮、鼎鈺有子國雄、國開。
次男應麟公娶劉氏,生丙賢、鼎賢、玉賢三子,丙賢生澄發、霖發兩子,澄發生阿亮、阿春、阿添、阿富、阿旺,霖發娶宋氏、鍾氏。阿富公生米奔、水松、鼎炎、英光四子。米奔生盛火、盛泉、盛煥三子。水松生盛明、明巽、盛國三子。鼎炎生振傑、振翔兩子。英光生盛斌。信台公不幸於道光戊子年間辭世,安葬於桃園縣龍潭鄉高原村(藍鷹高爾夫球場內),於西元一九六七年(民國五十六年)遷葬於關西,復於西元二○○五年(民國九十四年)遷葬於新竹峨嵋,子孫滿堂、流傳萬世。
在此,我要特別推崇第廿三世阿富公,阿富公六歲喪母、七歲喪父,年幼失怙、孤苦無依,無奈只能幫人看牛為生。真是天佑孤兒,阿富公十六歲那年,一名貴人將他帶往關西錦山學習提煉製造樟腦的技術,歷經八年艱苦歲月,總算稍有積蓄,廿四歲那年,帶領十餘名製造樟腦的工人,在銅鑼圈徒手一磚一瓦打造成屬於自己的土造三合院||也就是桃園縣龍潭鄉高原村橫崗下49號現址。同年結婚,並於銅鑼圈買下五甲茶園。膝下育有八名子女,以種茶葉、水果為生,儘管生活萬般艱苦,仍讓八名子女接受完整教育,老大米奔繼承衣缽務農,老二水松從事木業,老三鼎炎藥局負責人(亦是台北市中正、萬華客協副會長),老四英光專業藥師,個個事業有成。
蒙祖先庇佑,儘管子孫散居世界各地(龍潭、新竹、花蓮、北市、新北市、日本)卻能人才輩出。目前有多位榮獲國立大學理工碩士學位、高科技研發工程師、多家藥局負責人、電信主管、北市府公職、多位專業藥師、營造營建業、運輸貨物業、量販店高級主管、多家餐廳遍佈於台灣、日本……等不勝枚舉。
去年第四季發生金融大海嘯,全世界百業蕭條,亦有兩個國家因而宣佈破產,但願所有梓叔們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於此,盛火、盛泉兩兄弟願以最最誠摯的心,祝福所有梓叔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美夢成真。謝謝!
最後期盼有朝一日,所有寨背梓叔們,能建立一間屬於大家所共有之黃氏大祠堂。